玉树地震灾区卫生消毒防疫化学品安全使用与防范指南
环境保护部
2010年4月
一、总则
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发生以来,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区卫生防疫工作,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。目前地震灾区的防疫工作非常关键,但是各种卫生消毒防疫化学品的使用,在保障防疫工作的同时,如果使用防范不当,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。为指导消毒防疫化学品的正确使用,防范次生污染,切实保障灾区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,特制定本指南。
(一)消毒防疫化学品的选择原则
1、禁止在灾区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滴滴涕、六六六等农药进行杀虫,防止对周围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。
2、应选用高效、较低残留,且在环境中一般可以快速降解的药品。推荐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。
(二)使用与防范原则
1、以正确剂量和施用方法使用消毒防疫药品,避免由于过度使用和意外泄漏造成的毒害和环境污染事故。
2、如遇事故,应密切监测本品和转化产物,特别是含氯、含氟及含磷类产物的环境滞留量和降解情况。
3、做好饮用水源监测工作,应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消毒防疫药成分。
二、地震灾区可能使用的卫生消毒防疫药
卫生用药的类型主要有四大类,包括菊酯类、有机磷类、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氯类,其可能使用的品种见表1。
表1 灾区可能使用的卫生用药名单

三、关于卫生用药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不同类型卫生用药的安全性
卫生用药的施用,可造成对大气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,同时也会对各种有益环境生物产生危害和影响。但在现阶段防大疫的情况下,头等重要的环境问题是保障饮用水安全。
在四类卫生用药中,菊酯类卫生杀虫剂极其高效、在环境中降解快,具有极强的土壤吸附性,不易进入水体。如进入水体中也会较快消解,在水体中的消解半衰期短;但其缺点是药效持效期短,易产生抗药性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卫生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,但其用量比菊酯类卫生杀虫剂高十倍甚至几十倍,用药量大,对哺乳动物毒性比菊酯类农药高,有一定的水溶性,在土壤中易移动,因而易移动进入地表水。有机氯类农药防效好,持效期长,在土壤中不易移动,但在环境中降解慢,饮用水标准严,如林丹的饮用水及地表水标准为0.002mg/L。
四、关于地表水及饮用水卫生杀虫剂标准
关于地表水中杀虫剂的限制标准,现涉及两项相关标准。
1、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
标准中涉及杀虫剂的品种有14个, 其中可用于地震卫生用药的有敌敌畏、敌百虫、溴氰菊酯和林丹等品种。它们在水体中的允许浓度分别为0.05、0.05、0.02、0.002 mg/L,详见表2。
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:mg/L

2、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
标准涉及18个杀虫剂品种,见表3:
表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

3、其他卫生用药的每天允许摄入量(ADI值)
在表1中可能使用的卫生用药多数不在上述两个标准中,因此,在现紧急情况下,可参考国际上的一些通用做法,根据其每天允许摄入量(ADI)推算,暂定一些卫生消毒防疫标准。现阶段可以小孩10公斤体重、每天饮用1升水时的十倍ADI值暂定饮用水源中的参考标准。各主要品种的ADI值见表4。
表4 主要品种ADI值

五、主要卫生用药的特性用途
附:
震区有可能使用的九种消毒防疫药的主要特性与环境行为
(一)溴氰菊酯
本品为防治水稻、棉花的害虫及卫生用高效、低残留、稳定杀虫剂。对鱼类的毒性较大,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时间效应。溴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衰期一般少于6天,底泥、pH、微生物对其降解都有一定影响,其中底泥吸附是加快溴氰菊酯降解的最主要因素,pH值越高溴氰菊酯降解半衰期越短,微生物的作用也可加快溴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消除。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本品属中等毒类。皮肤接触可引起刺激症状,出现红色丘疹。急性中毒时,轻者有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乏力,重者还可出现肌束颤动和抽搐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对人畜毒性中等。
急性毒性:LD50138.7mg/kg(大鼠经口);4640mg/kg(大鼠经皮)
溴氰菊酯对藻、蚤、鱼的毒性均高于甲基对硫磷:溴氰菊酯对三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依次为:水蚤>鲤鱼>栅藻。鲤鱼对溴氰菊酯高浓度、短时期的冲击,具有一定的忍受性,这可减轻田间因施药不匀所造成的对水生生物的危害。鱼类在低浓度的溴氰菊酯溶液中长时期的暴露,对鱼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,但不一定造成致死的危害。
2、环境标准
中国(GB8321.4-93)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量标准:0.5mg/kg(原粮、叶类菜);0.2mg/kg(果类菜);0.1mg/kg(水果)。
3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,运至废物处理场所。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,经稀释的洗水排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并无害处理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用葛根素治疗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二)氯氰菊酯
本品为稳定的农用杀虫剂,同为卫生部《方案》推荐使用药品。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半衰期为20-31天。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本品对皮肤、粘膜有刺激作用。误服中毒的症状有: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胸永、重者出现意识模糊和肺水肿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属中等毒类。
急性毒性:LD50251mg/kg(大鼠经口);1600mg/kg(大鼠经皮)
危险特性:遇明火、高热可燃。受高热分解,放出高毒的烟气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、氯化氢、氰化物。
2、环境标准:
日本:允许最高残留量 30mg/kg(茶叶);2mg/kg(果品);5mg/kg(蔬菜类);0.2mg/kg(甜菜);0.05mg/kg(马铃薯等)
3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用砂土吸收,铲入提桶,倒至空旷地方深埋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洗水排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利用围堤收容,然后收集、转移、回收并无害处理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呼吸停止时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,洗胃,就医。用葛根素治疗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三)高效氯氟氰菊酯
高效氯氟氰菊酯主要用于防治棉花、果树、大豆、蔬菜等作物的鳞翅目、鞘翅目和同翅目害虫。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为中等毒。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、致突变、致癌作用。对鸟类低毒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对人畜毒性中等,对鱼毒性很高。
急性毒性:LD5079mg/kg(经口);1293-1507mg/kg(经皮)。
2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小心扫起,避免扬尘,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并无害处理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四)高效氯氰菊酯
高效氯氰菊酯用于公共场所防治苍蝇、蟑螂、蚊子、跳蚤、虱和臭虫等许多卫生害虫,也可防治牲畜外寄生虫;在农业上,主要用于禾谷类作物和蔬菜上防治鞘翅目、鳞翅目、直翅目、双翅目、半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。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为中等毒。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、致突变、致癌作用。对鸟类低毒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对人畜毒性中等,对鱼毒性很高。
急性毒性:LD50649mg/kg(经口);>18300mg/kg(经皮)。
2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小心扫起,避免扬尘,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并无害处理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五)高效氟氯氰菊酯
高效氟氯氰菊酯主要用于防治棉花、果树、大豆、蔬菜等作物的鳞翅目、鞘翅目和同翅目害虫。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为中等毒。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。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、致突变、致癌作用。对鸟类低毒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对人畜毒性中等,对鱼毒性很高。
急性毒性:LD50580mg/kg(经口);>5000mg/kg(经皮)。
2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小心扫起,避免扬尘,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六)氯菊酯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本品属低毒类。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。对兔皮肤无刺激作用。误服,引起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流涎和血尿等。严重者出现抽搐和意识障碍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本品为低毒农药。
急性毒性: LD50>2000mg/kg(大鼠经口);>2000mg/kg(兔经皮)
亚急性和慢性毒性:大鼠经口600ppm×90日(饲喂),眼鼻血性分泌物增多、小便失禁、血尿、血便、全身抽搐、头向右侧偏转等。
2、环境标准:
中国:食品卫生标准(mg/kg)1.0(粮食、蔬菜);2.0(水果)。
3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、护目镜,穿工作服。用砂土吸收,铲入提桶,倒至空旷地方深埋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洗水排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利用围堤收容,然后收集、转移、回收并无害处理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忌用阿托品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七)杀螟松
1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在茶叶鲜叶上的半衰期为0.50天。低残留,衰减快。
毒性:属低毒类。
急性毒性:LD50250mg/kg(大鼠经口);700mg/kg(大鼠经皮);狗经口40mg/kg/日×98日,有明显中毒反应;鲤鱼LC508.2mg/L,48小时。
亚急性和慢性毒性:大鼠经口80~160ppm×16周,胆碱酯酶活性有明显降低。
水生生物忍度限量(48小时):鲤鱼为8.2ppm。
杀螟松对鱼类的毒性属中等,对青蛙无毒,对蜜蜂高毒。
代谢和降解:在土壤中迁移比较快,由于水解或微生物的作用,转化为无毒的氨基杀螟松。一般施用10天就不再发现其存在。
残留与蓄积:代谢和降解的速度快,所以蓄积性是不强的,但由于与乐果一样有一定内吸性,故残留期属中等(与敌敌畏相近)。
迁移转化:杀螟松经溶淋作用向土壤深层转移的作用也不大,在自然条件下年移动距离为35cm,杀螟松被胃肠道和皮肤的表面吸收后,在动物的机体内代谢很快,随尿和粪便排出,所以,杀螟松不会随食物链转移。
2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,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小量泄漏: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;用泡沫覆盖,降低蒸气灾害。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若是固体,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若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(2)急救措施
急性中毒时,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,脱去污染衣服,全身污染部位用肥皂水或碱溶液彻底清洗,如系口服者,应用2%碳酸氢钠或淡盐水洗胃,眼部污染可用苏打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
消防:用砂土、泡沫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,应注意穿戴可靠的防毒、防护用品,防止人身中毒。
(八)残杀威
本品为防治水稻和棉花害虫及杀灭蚊蝇类杀虫剂。在强碱性介质中不稳定,pH10、20℃时的半衰期为40分钟。如按剂量正确施用,残留率很低,且在一般土壤环境条件下衰减较快,半衰期为1-3天。
1、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:
(1)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为中等毒。对血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。可引起恶心、视力模糊、出汗、脉快、血压升高。还可引起接触性皮炎。
(2)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喷洒灭蚊量为1.5~2.0g/m3,接触者皮肤潮红,奇痒。
急性毒性:LD50128mg/kg(大鼠经口);100mg/kg(哺乳动物经口);LC5044mg/kg(小鼠经口);人经口0.15~0.20mg/kg×次/半小时×5次,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下降。
危险特性:遇明火、高热可燃。受高热分解,放出有毒的烟气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。
2、环境标准:
前西德(1982)职业环境空气最高容许浓度 2mg/m3
稻米的允许残留量为 1.0ppm
3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处置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为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,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并无害处理。
(2)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物,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眼睛接触:拉开眼睑,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,饮适量温水,催吐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干粉、砂土。
(九)甲基嘧啶磷
1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属低毒杀虫剂。
急性毒性:原药LD502050mg/kg(大鼠急性经口),1180mg/kg(雄小白鼠),>2000mg/kg(兔急性经皮),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,对鱼类中毒,鲤鱼tlm(24小时)为1.6mg/升,48小时为1.4mg/升,母鸡急性经口LD50为30-60mg/kg。
2、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(1)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,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小量泄漏: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;用泡沫覆盖,降低蒸气灾害。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若是固体,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若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(2)急救措施
急性中毒时,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,脱去污染衣服,全身污染部位用肥皂水或碱溶液彻底清洗,如系口服者,应用2%碳酸氢钠或淡盐水洗胃,眼部污染可用苏打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
消防:用砂土、泡沫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,应注意穿戴可靠的防毒、防护用品,防止人身中毒。
急性中毒多在12小时内发病,口服立即发病。轻度、头痛、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多汗、无力、胸闷、视力模糊、胃口不佳等,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一般降至正常值的一半以上。中度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轻度呼吸困难、肌肉震颤 、瞳孔缩小、精神恍惚、行走不稳、大汗、流涎、腹疼、腹泻。重者还会出现昏迷、抽搐、呼吸困难、口吐白沫、大小便失禁,惊厥,呼吸麻痹。